什么是高考提前批?每年有不少考生和家长们在志愿填报结束后,才知道有高考提前批,甚至有的家长和高考生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提前批?如果你也不是很清楚,快来一起学习吧~
提前批次录取是根据国家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将一部分招生类别、性质、专业基本相同或相近的学校和国家教委批准提前录取的一些学校集中起来,在大规模招生之前进行提前录取,对提前录取的院校,按照不同层次和特点,分别确定每个学校的控制分数线,招生学校按有关规定确定调阅考生档案数,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可以这样理解,提前批是在普通批之前,相当于给考生多了一次志愿填报的机会。如果录取了,那么就直接到了相应的大学和相应的专业,如果没录取是不影响常规批次录取的。
A段:设置2个顺序志愿,教育部批准的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及参照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招生办法执行的院校(专业)在本段录取。
B段:除艺术类A段外,其他艺术院校(专业)在本段录取。分美术类和非美术类,美术类设置8个平行志愿,非美术类设置2个顺序志愿。
A段:设置2个顺序志愿,军事、公安、飞行学员、部分体育专业、航海类等艰苦专业、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等院校(专业)在本段录取;近些年又增加了港校、中外合作办学学校及新设置的特色院校,部分院校小语种、综合评价也在提前批A录取
B段:设置20个平行志愿,每个志愿设置1个志愿专业。“双培计划”“外培计划”(艺术类体育类专业除外)和“农村专项计划”在本段录取。
顺序志愿按照“志愿优先,从高分到低分”的原则进行投档,第一志愿录取结束后,若高校招生计划未完成,再对未完成计划进行第二志愿投档录取。
本科普通提前批A段选用的顺序志愿,在顺序志愿中的第一志愿非常重要,考生一旦一志愿报得太高而未被录取,等到二志愿投档时,往往其二志愿院校已经录满或者二志愿分数线飙升,留给该考生的二志愿机会就很少了。考生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分数和院校及专业意愿谨慎选报第一志愿,避免冲高。
报考提前批如果没有被录取,不会影响接下来常规批的录取,因此,一些考生和家长往往会觉得“不报白不报”。
需要注意到,在提前批里边有很多的招生类型,是有特定要求或者专业和就业限定的。
比如:公费师范生需要签订就业协议,未来需要在规定的单位服务就业满一定年限;填报军事院校、公安院校、武警部队院校等本科提前批录取的专业,须按时参加面试、体检等工作;填报体育类专业,要确认这些专业对体育专业考试分数的要求等。
考生在报考的时候一定要认真研究这些要求,看看自己是不是能接受这些限定。不要只是看分数能不能上个大学就去决定填报提前批。
另外,招生录取的批次不同,转专业的时候会有一些限制,将来如果不能转而自己又不喜欢的话,这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是否要填报提前批,家长和考生首先要衡量,在提前批次录取的这些特定类型的院校和专业是否确实是自己比较感兴趣和意向很大的,特别是一些仅在提前批次招生的院校及专业类型,如果确实是比较适合自己的,可以积极填报。如果没有特别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在后续批次进行填报也是较理性的选择,院校和专业选择面也会更广,并不一定着急要在提前批次被录取。
虽然填报志愿是高考出分之后的事,但是和孩子一起思考未来职业规划要越早越好,毕竟填报志愿就那么几天,短暂的时间内就要决定孩子大学在哪里读,学习哪些课程,就业前景等,如果没有充分的准备,难免会考虑不周。
2022年高考志愿填报专属规划服务来了!“学业测评+职业测试”科学规划、通过草表拟定、预估定制、推荐方案,“五步骤沟通”帮助孩子填对志愿!